|
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停止开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同时决定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以下简称“职教教育硕士”)。同年,有49所高校经申报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展试点培养工作。2018年,随着部分试点高校培养的第一批职教教育硕士顺利毕业,真正打开了我国职教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新局面。职教教育硕士不同于普通教育硕士的培养,职业教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同样需要在职教教育硕士培养中体现出来,具体说就是要坚持一个目标、建设两个基地、确立三个导师和强化四个特性,全方位打造专业化、高层次的“双师型”教师,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输送优质师资。
坚持一个目标
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要求,职教教育硕士培养的任务和目标是要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双师型”教师。
职教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具有两个维度。其一,职教教育硕士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服务的,就业面向是中等职业学校,而不是普通中小学校,更不是其他企事业单位。这是试点培养高校必须明确掌握的。其二,职教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规格是高层次的“双师型”教师,要求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在这个目标下,职教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涉及的课程设置、学位论文选题等都应紧密围绕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内容开展。比如,如果其毕业论文是关于普通中小学校教育或其他企事业单位问题研究的,则有悖于职教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被视为不合格。开展职教教育硕士培养的试点高校切忌因培养目标错位而被警告甚至停招,要坚持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双师型”教师的目标不动摇。
建设两个基地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的要求,开展职教教育硕士培养的试点高校要具有学生教育实践和专业实践必备的实习实训条件,要有长期稳定的企业实践基地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践基地。
|